一、调研背景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思想大解放、服务开发区”大讨论活动,市工商局合同科就宣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融资环境、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及企业动产抵押融资状况进行专项走访调研。
二、调研对象
以开发区企业的融资状况为研究对象开展分类调查研究,选取安徽生信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宣城市佰年塑胶有限公司、宣城市金威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敬亭建筑安装有限公司等六户企业作为调研样本,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剖析开发区企业的动产抵押融资状况及存在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三、开发区企业动产抵押融资状况及存在问题
截止2014年6月30日,市开发区登记注册企业共1216户,其中包括批发零售业337户、制造业299户、建筑业190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7户、房地产业41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9户、农林牧副渔业36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9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户、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户、小额贷款公司4户、中行1户、建行1户、工行1户、农商行3户、典当公司1户等。为更便捷服务开发区企业,帮助企业盘活资产,市工商局创新动产抵押登记模式。一是在抵押登记主体上,把抵押登记对象由企业延伸到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二是在抵押登记形式上,由传统动产抵押形式向动产浮动抵押等新形式延伸。三是在抵押物范围上扩大到企业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四是为更高效服务企业,主动将动产抵押登记权从市局下放到开发区工商分局。自2008年起至今,开发区工商分局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87宗,累计帮助企业融资6.66亿元。虽然市工商局尽力帮扶企业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但开发区企业融资难题依然比较突出。
1.企业“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
一段时期以来,货币政策名为稳健,实为从紧,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日趋严峻,企业“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证券市场门槛高,公司债券发行周期长,“新三板”、“新四板”尚没有被企业所熟悉和接受,中小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困难重重。市开发区企业不动产基本已在银行处于抵无可抵的状况,而企业融资要求却越来越大,只能通过银行、信用社、担保机构进行动产抵押贷款或内部职工集资。自2012年以来,市开发区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融资的有26户,仅占开发区企业户数的 2.1 %。这次调研的6户企业均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的首要困难是融资问题,在我国,按照《贷款通则》及相关规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限制较严,动产抵押贷款银行受理又相对谨慎,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缺口大、贷款结构矛盾突出、融资成本上升等困难。
2.企业动产抵押融资行业分配不均
近三年来,开发区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融资的行业分类现状:
年度 |
总计 |
制造业 |
商贸业 |
建筑业 |
其他 | |||||
件数 |
金额
万元 |
件数 |
金额
万元 |
件数 |
金额
万元 |
件数 |
金额
万元 |
件数 |
金额
万元 | |
2012 |
16 |
5027.8 |
15 |
4827.8 |
|
|
1 |
200 |
|
|
2013 |
28 |
19435.7 |
25 |
12210.7 |
2 |
5800 |
1 |
1425, |
|
|
2014 |
10 |
12426.5 |
6 |
2726.5 |
4 |
9700 |
|
|
|
|
合计 |
54 |
36890 |
46 |
19765 |
6 |
15500 |
2 |
1625 |
|
|
注:2014年度指1—6月份(下同)。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2年至今,企业融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动产抵押融资金额不断上升。开发区企业通过动产抵押获得贷款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商贸业,其中商贸业中5宗为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上海通用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等授信担保,汽车销售企业融资9500万元。
两年半来,市开发区建筑行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2宗,占总办理户数的3.7%,其他行业均未到工商部门办理过动产抵押登记。以建筑行业为例,抽样调研的安徽敬亭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是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建筑资质总承包1级,工程项目遍及全市各县、市,每年签订建筑合同金额达3.5亿元左右,合同履行率100%,每年上缴税收1500—2000万元,并能提供较多当地农民就业岗位,但该企业未能获动产抵押贷款融资。由于工程建筑铺垫资金投入,需大量资金前期周转,但银行授信与企业发展不同步,建筑公司机械设备很难在银行办理动产抵押获银行融资支持。
3.融资担保机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年度 |
总数 |
宣城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 |
宣城市希达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
公司 |
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
公司 |
银 行
直接融资 |
其他 | ||||||
件数 |
金额 |
件数 |
金额 |
件数 |
金额 |
件数 |
金额 |
件数 |
金额 |
件数 |
金额 | |
2012 |
16 |
5027.8 |
5 |
2765 |
7 |
2000 |
1 |
100 |
1 |
70 |
2 |
92.8 |
2013 |
28 |
19435.7 |
4 |
2370 |
16 |
7530 |
1 |
100 |
2 |
1495 |
5 |
7940.7 |
2014 |
10 |
12426.5 |
1 |
1000 |
4 |
1650 |
|
|
2 |
276.5 |
3 |
9500 |
合计 |
54 |
36890 |
10 |
6135 |
27 |
11180 |
2 |
200 |
5 |
1841.5 |
10 |
17533.5 |
自2012年来,在开发区企业动产抵押融资中,市本级担保公司担保融资件数37件,占总件数的68.5%,担保融资金额共计1.73亿元,占总金额的46.8%,市本级融资担保机构在开发区企业融资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担保机构一方面,出于控制风险,对融资企业提供的反担保措施要求较高,抵押的动产往往只限于企业大型机械设备,对原材料、库存商品等浮动抵押受理较少,担保放大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除宣城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按照《宣城市本级中小企业担保贴费暂行办法》(宣政办[2010]114号),返还为企业直接提供的融资性担保的保费外,其余担保机构贷款担保费率基本按融资额的1.5—2.5%收取,部分担保公司还要求贷款企业按融资额的10—20%存入保证金,以降低担保公司自身的风险。
三、相关建议
市开发区企业在融资难问题上存在着许多现实原因,也非短期所能解决,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建立有利于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把市开发区做大做强,打造成“创新、开放、体制”的高地。
1.探索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授信体系。
探索建立企业信用评价机构,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授信体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可由人行牵头,汇集工商、税务、质监、司法、商业银行等部门,对企业的合同信用、质量信用、劳动信用、纳税信用、司法信用及企业法定代表人个人信息进行全面评价,推行“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信用层级授信融资”模式,把动产抵押登记与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激励机制,完善贷款风险评定和信用评级办法,把企业诚信商誉等无形资产变成“真金白银”,切切实实助力企业发展。
2.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中介机构
现行的融资贷款模式是企业直接找银行,而许多企业不了解银行的有关贷款准则,往往导致大量的无效劳动,融资信息沟通的瓶颈直接制约了银企双方的快速顺利对接。政府应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介机构(可隶属于政府金融办公室),在银企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力助企业更好地从银行融资,解决融资问题中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可减少商业银行贷款审查的难度和监督成本。因此,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企业动产担保资源潜力,另一方面可试行订单融资,这是一种便捷、风险较小的融资方式,政府设立的融资中介考察企业订单属实、授信后,可办理贷款手续,逐步建立企业良好的融资环境和秩序。
3.探索设立企业发展促进基金
探索设立市开发区企业发展促进基金,政府可通过税收奖励、考核奖励等多项政策,每年向基金划拨一部分资金;运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向发展基金进行捐赠,准予捐赠支出按税法规定在税前扣除,组建专营机构对基金进行集中化经营和管理。企业发展促进基金承担开发区企业互利互保的信用担保,为企业提供信用评级授信担保,完善贷款风险缓冲机制,让资金向开发区聚集,创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4.财政补贴担保公司融资担保费
根据《宣城市本级中小企业担保贴费暂行办法》(宣政办[2010]114号),由市财政贴补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对企业直接提供的融资性担保的保费。建议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市政府文件精神,对下辖的宣城市希达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实实在在地减少开发区企业的融资成本。
(市局合同科,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