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15期间,安徽省工商局通过官网对外公布了2016年度安徽省工商系统十大消费维权、十大打假维权典型案例。宣城市工商质监局选送的市局园区分局现代产业园区所调处跨省网购纠纷案、泾县市场监管局查处吴富有伪造企业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案双双入围,分别被评为安徽省工商系统2016年度十大消费维权、十大打假维权典型案例,这是继2010年以来连续8年,宣城市先后选送的12件典型案例入榜年度安徽省十大消费维权、十大打假维权典型案例典型案例。
2016年,该市工商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工商、质监局的指导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多措并举,积极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着力维护消费者权益,改善消费环境。
一是畅通维权渠道,织密维权网络。整合12315、1236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并同步启动与12345市长热线整合工作。推进12315“五进”,建立“五进”示范点126个,加快12315、12365体系建设。在全市原有1个中心,9个分中心,43个投诉举报站的基础上,打通消费维权最后一公里,建立城乡消费维权服务站389个,推进城乡消费维权网点均衡发展。对符合条件的66家汽车4s店挂牌成立“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开辟大型超市、汽车4S店、通讯、银行、保险、直销企业互联互通消费维权“绿色通道”14条,向上述企业维权服务站转办简易消费纠纷9件,方便消费者维权。2016年,共受理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1916起,受理12365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56起,接线率、处理率、办结率均为100%;办理12345市长热线转办件46件、政民互动2件、央视315晚会现场转办件3件,做到件件有回音,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39万元。
二是加强质量监管,营造消费环境。在生产领域抽查 395家企业,抽检食品、农用产品等9大类33种产品、597批次产品,经检验合格产品587批次,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8.3%。其中,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100%;省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率98%;市级监督抽查批次合格98.4%。在流通领域抽检建材、建筑装修装饰材料、儿童用品、眼镜、卫生纸、电线电缆、汽车零配件、消防器材、家用电子电器等商品235组,对不合格48组立案调查,罚没款16.8万元。依法组织对2015年省工商局委托我市检测不合格5组商品的立案调查处理工作,罚款13.37万元。如期完成2016年省抽汽车内饰件、床上用品、内衣、电脑连线、消防器材、珠宝共70组抽样送检工作,对检测不合格商品13组展开立案调查。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突出维权效果。组织开展了红盾质量维权专项行动,汽车销售和维修、家用电子电器、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农村商品质量、寄递渠道安全监管及重点领域消费维权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查处消费者反映强烈的虚假宣传、格式条款、小病大修、捆绑销售、强制收费、强制交易、以次充好、无证无照经营等不法行为,立案调查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90起,案值182万元,罚没款182.86万元;其中立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16起 ,案值5.83万元,罚款23.57万元。对重大典型案件及时曝光,震慑消费侵权行为。
四是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维权氛围。利用“3·15”、“ 4·12”、“质量月”活动等重要节点,通过举办3·15新闻发布会、大型广场咨询宣传活动、在线访谈、百姓问政、政民互动、官方微博、消费课堂、进村入户宣讲等形式,开展消费宣传教育引导活动。发布《12315、12365消费维权信息通报》12期、消费警示8次。先后8次约谈有关汽车4s店、电信、网店、快递、天然气、物业管理等负责人,督促加强行业自律,依法履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营造良好维权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