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58160户,注册资本(金)2474亿元,比商事制度改革前,市场主体户数增加33.6%,注册资本(金)增加88%。
简化登记手续
9月1日,我市颁发全市首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10月28日,我市颁发了全市首张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我市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工作正式启动。截止11月底,全市共发放“五证合一”营业执照4335户,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3917户。
创新服务方式
宣城市出台《宣城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规定,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印发《冠“宣城”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登记工作暂行规定》,推进企业名称登记便利化,印发《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双告知”工作的通知》实现部门协同监管,全市新登记企业约有76%保持经营活跃状态,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提升服务效能
全面实施“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指南“一本清”、告知“一次明”、核准“一审一核”制,印发了《宣城市工商质监局窗口“微笑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考评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把“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作为行为准则,得到了企业好评。
改革监管机制
一是建立“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自主研发“双随机”抽选系统,明确 35项抽查事项清单,建立了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对市本级12户企业试行了双随机抽查,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落实联合惩戒机制。积极协助落实38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在经营、投融资、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各个方面,对失信企业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
强化信用建设
通过企业年检改为年报公示、改市场巡查制度为抽查制度、改行政处罚为主为信用约束为主等措施,打破固有监管模式,强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我市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省工商局统一部署,积极做好企业年报工作。几年来,市场主体年报率在全省位居前列,对未参加年报的,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并向社会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