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国家宣纸及文房用品质检中心!

设为首页 | 收藏我们

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四招应对职业打假举报投诉

阅读次数:656 编辑:泾县局--章荣国、肖文煊 信息来源:泾县市场监管局 发布时间:2017-02-16 11:02
[字体:  ]
    近年来,泾县电商发展指数持续保持全省前列, 2016年网络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丁家桥镇李园村成为全省首个“淘宝村”。在电商大发展的同时, “职业打假人”也蜂拥而至,据统计,2016年3月至今年2月,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收到37起“职业打假人”的举报投诉,其中一起广州李某投诉泾县某旗舰店的产品质量问题,投诉人共提出5个要求:被举报投诉人要退还购物款并赔偿,承担车旅、误工、打印费、精神损失费共计3500元; 泾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受理投诉、立案查处并奖励举报人,责令被举报投诉人下架并召回所有不合格产品。针对这类职业投诉形式手法专业化、目的利益化的新特点,该局高度重视,采取四项有效措施,主动应对、依法依规妥善处置,既处理了举报投诉,化解了消费矛盾,查处了违法行为; 发挥职业打假人净化市场环境的积极作用;又有效防止了职业打假人维权不成反诉市场监管部门不作为的事情发生。

    一是厘清打假诉求,明确承办单位。该局在收到举报信件后,统一交县局12315举报投诉中心处理,由中心及时厘清职业打假人的诉求,区分申诉、投诉、举报等不同性质案件,并确定是否应当受理,在7个工作日内书面告知申诉人受理、不受理、移送有关部门处理等决定和理由。对于申诉举报事项属于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明确落实具体承办股所;需要立案处理或者责令召回的,在法定受理期限,组织执法人员到企业现场调查核实,形成证据链,规范使用答复文书,提高答复质量。一方面,加强内部沟通。通过沟通交流,理顺接口,畅通流程,确保每一环节都有落实,形成整体合力。另一方面,加强系统内纵向沟通。相互通报近期“职业打假人”及其申诉动向,处理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到提前预知、从容应对。最后,要加强系统外横向沟通,及时掌握了解有关部门应对“职业打假人”投诉举报的情况,交流经验,借鉴好的方法,提升应对“职业打假人”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实行台账式管理,避免出现超期办理。该局对待举报投诉实行台账式管理,只要确定“职业打假人”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消费者”的规定,从接收、办理到回复,严格执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消费者投诉办法》,每个环节必须做到及时办理,切实做好对接与反馈,避免出现超期办理的情况。对职业打假人的告知和回复使用挂号信寄送,不以口头方式回复;在信封面业务详情单的备注栏写明邮寄内容,拍照留存,并保存邮件寄送凭证,避免职业打假人以投诉举报过期未查办、未办理等理由,提出复议、诉讼。对办结的举报投诉,所有相关材料由12315举报投诉中心存档。

    三是严格执行立案程序,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该局对职业打假人举报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和警惕性,特别对“知假买假”的举报案件密切关注。一方面,全系统人员注重加强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学习,对职业打假人的举报严格依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三章第一节立案(第十七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投诉、申诉、举报、其他机关移送、上级机关交办的材料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予以核查,并决定是否立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十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的有关规定进行核查,根据核查的事实,作出立案或不予立案的审批申请,并报局长批准后立案查处,或是不予立案。既杜绝办理过程中的主观性臆断,又不能任由职业打假人“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在遇到疑难问题后及时向市工商质监局请示汇报,相关决定、答复由局法股把关后局长才签发寄出。

    四是引导行业自律,让打假人无利可图。针对职业打假人提出的问题, 该局进一步加大市场“严管”力度,从市场准入、流通等环节加强巡查监管,运用行政指导法,引导电商加强内部管理,诚信守法经营,保证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过关、广告宣传合法合规。另一方面,从宣传教育上做好引导,通过举办专题培训、报刊、微信等形式,加大《产品质量法》、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经营者的诚信守法意识和自律能力,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商品和规范的服务,从而使得职业打假人无利可图。该局去年315期间在电商协会设立了12315联络站,通过1年的运行,做到了以更快捷的速度处理网购消费者的投诉, 较好地维护了网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