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宁国苏商、浙商投资聚集区,带动全市私营经济升级;建立各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私营企业自主创新;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激发各群体的创业活力……根据宁国经济总体布局,宁国市委提出要“发挥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在宁国这片创业氛围向来浓厚的土地上,全市有民营企业将3100余家,个体户16800余户,拥有注册商标1000多件。近年来,该市工商部门和个体民营经济协会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找准定位,有效服务,重点围绕全市个体民营企业发展升级、融资服务、动产抵押、品牌整合、合同监管等热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搭建服务平台,开挖服务渠道,增强服务效果,多层面、全方位地帮助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引领个体民营企业掀起新一轮的创业热潮,助推全市民营个体业主展翅翱翔。
突破传统,助力新型产业利惠农民。
宁国市工商局和个体民营企业协会科学定位抢抓机遇,始终围绕服务做文章,大胆改革创新,通过“红盾护农、合同帮农、品牌兴农、市场富农”等有效方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宁国市广大农村地区,一个个正在蓬勃发展的个体民营企业在他们帮助下通过突破传统思维,找准产品需求,走产业化之路,不仅带活了一方经济,而且推动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通过“订单农业”为农副产品找出路。宁国市在农业上拥有山核桃、竹林、畜禽三大骨干产业及五大优势产业,农产品种类丰富,不断提高农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已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市加快“多乡一业,数村一品”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市工商局和市个民协会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更是充分发挥职能,以落实中央“三农”工作方针和服务“订单农业”为切入点,努力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定位,大力开展合同帮农、权益保农、经纪活农等行动。通过壮大龙头企业、培育诚信意识、全程监管服务等措施,促动“订单农业”健康发展。目前,宁国市已有涉农龙头企业11家,各种涉农专业合作组织249个。作为全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的市南山食品产业园集深加工、销售、物流为一体,并拥有太阳、五星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和6家省级龙头企业,使该市初步形成畜禽产业、森林食品两大加工产业集群。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发展战略。该市工商局和个民协会深入挖掘农产品品牌资源,帮助农民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涉农企业、相关协会和农民科学申请注册商标,鼓励农民利用商标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农村经济的规范化、产业化、集约化、品牌化程度,打造了“詹氏”、“乡味源”等一批在国内、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品牌。2009年,“宁国山核桃”证明商标成功注册,极大地促进了山核桃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农产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安徽省著名商标9个、有机食品59个、绿色食品48个。
此外,他们还积极指导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开办具有田园特色的饭庄、特色种植、发展林下经济、特色水产养殖等,真正使广大农民的庭院经济变为商品经济,将农产品直接转变为商品,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创新服务,助力打造规模民企。
近年来,围绕市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市工商局和个民协会积极实施政策扶企、商标强企、信用兴企三大工程,主动参与,积极跟进,开拓实干,为企业发展提供最优环境、最佳服务,助力提升个企发展水平,谱写了一曲曲服务民企的新篇章。
拓宽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发展增后劲。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服务,为企业破解决“融资难”发展瓶颈,成为市工商局和个民协会为个私企业壮筋骨的重要手段。针对各级支持个私企业参与国民经济多领域投资兴业的政策规定和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的出台,积极在广大个私业主中宣传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股权出资登记和动产抵押登记等融资方式,帮中小企业寻求贷款、替银行连接客户。今年以来,组织动产抵押56件,共帮助融资近1.7亿元,从根本上保证个体工商户和小型私企的资金需求。
拓展品牌服务,助推全市品牌战略有序推进。近年来,配合全市商标强市、品牌兴企工作的开展,市工商局和个民协会注重在评选知名、著名、驰名商标上下功夫,宣传商标,推介名牌产品,在全市各工商所、个协分会建立了商标联络员和商标帮扶指导站,将服务工作延伸到基层,建立起上下联动的商标服务监管网络。在不懈地追求中,全市商标发展呈现出个体私营企业注册商标快速发展、农副产品注册商标崭露头角、大型骨干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不断攀升、商标国际注册稳步推进。仅2011年全市个体民营企业申报注册商标60件,宣城市知名商标5件,省著名商标11件,驰名商标2件。
结对帮扶,助力打造民企发展春天
企业的发展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何帮助企业预防和化解经营风险,引导它们走自主创新之路,是宁国市工商局和个体私营经济协会一直以来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以“工商帮扶进万家”和“大走访”活动为载体,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工作,主动向市委、市政府请樱,直接与患有顽疾的老大难企业“宁国市永泰液压件厂”、“仙霞花果食品厂”、“云梯畲族缫丝厂”等个民企业结对帮扶,深受地方党委政府的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宁国市永泰液压件厂”,个人独资企业,成立于1997年8月,注册资本15万元。通过十余年的经营,该企业已初具规模,其“永泰”字号名称已享有一定的市场知名度,但由于其独资企业的性质却成了现如今企业发展的束缚。怎么办?市工商局和个民协会为此会同业内人士专门进行了研讨,立即帮扶企业在商标注册、合同规范、信用建设、公司法人治理及工商法规宣传培训上做好行政指导及服务,尽快规范新公司的内部管理机制。现在,该公司正如释重负,在危机中狠抓机遇,投资800万元实施改扩建项目,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净增8000万元,总产值将达到1.5亿,并迅速挤进我市先进企业行列。
安徽仙霞花果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元月,注册资金500万元,主要从事“青梅蜜饯、竹笋罐头、笋丝、山核桃收购、加工、销售”。该公司与仙霞花果食品厂,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而仙霞花果食品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其生产经营、利润分配、资产归属均与上述公司一帐进出,其产权不清,资产不明,存在较大违法风险。在深入学习与实际科学发展活动中,市工商局和个私协会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尽快帮助企业进一步理顺关系,尽量争取地方大力支持、指导其原“仙霞花果食品厂”的改制,尽快帮扶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真正体现了“民企娘家”的作用。
云梯畲族缫丝厂,因其生产经营活动不规范,存在严重违章违法行为。市工商局和个民协会本着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爱与支持,不是对其处罚了事,而是对其违章违法情节进行一一指导整改,为其组建“安徽宁国新兴纺织原料制造厂”,重新核对经营范围,用足用活政策,有效地规避法律风险,同时,我们还指导他们走自己的品牌之路,为其设计、注册自己的商标,帮扶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皖公网安备 34180002000304号